耶穌在安息日治好了患病三十八年的人,挑戰了痼守安息日的猶太人。安息日的確是要人停下手中的工、但為的是可以專心敬拜神。如果沒有去敬拜神,那些不准做這、不准做那的條文都沒有意義。好幾個以來一直努力斷捨離的我也因此悟出一個道理:如果我沒有一個斷捨離之後的目標,單純的斷捨離最終也會讓我興致缺缺、堅持不下去。 斷捨離大師Joshua Becker提到每晚睡前除了把東西歸位之後,可以把聖經,球鞋、運動服擺出來,第二天會晨耕丶運動的機率就會更大。是啊,少了「之後」的行動,斷捨離只是一個機械性的動作,機器人都可以比我們作得更好,不值得作為我們的目標。但是只要我們不漏掉斷捨離之後可以讓我們更自由更從容地做榮神益人的事,斷捨離就是一件美事。
基督教有禁食,但是若沒有帶出之後的敬拜,禁食也是一個讓人可以躲在背後的宗教儀式。讓我們不要忘記做那不可少、不可遺漏的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